科普小知识!
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我们该如何应对?
在这个冬天,你或周围的家人朋友是否已经经历了一场咳嗽、发烧、咽喉肌肉酸痛的“洗礼”?为什么有的人中招痊愈之后又再次被传染了?答案还得从“什么是流感”说起。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分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会导致每年的季节性流行,主要以甲流为主,但近年来,乙流的传播也呈现大幅上升趋势。甲、乙流高发期通常是冬春季节,从上一年11月份持续到次年3月。随着春季万物复苏,病毒也会更加的肆意妄为。
甲流和乙流病毒是两种不同的亚型,不具备交叉免疫机制,如果患者体质相对较弱,感染甲流后,依然有可能被感染乙流。所以春季还是应当继续做好防护,不能掉以轻心。
如何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推荐以下人群优先进行流感疫苗接种: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5.孕妇;6.6-59月龄儿童;7.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8.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除此之外,勤洗手,戴口罩,多锻炼,勤通风等生活习惯也能预防或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如何治疗以及预防性用药:
如果感染流感,大家也不必恐慌。向大家介绍两类流感专用药物。甲乙流在治疗上没有区别,两种药物都是在出现症状的48小时内服用效果最好。
一类是抑制流感病毒释放扩散的奥司他韦。它的特点是:适合各个年龄段。 一岁以上小朋友、孕妇、哺乳期妇女首选奥司他韦。每天两次,连续服用5天。
另一类是直接在源头上抑制病毒合成的玛巴洛沙韦。它的特点是半衰期99.7小时,只需服用一次,4-5天内都可以发挥药效。
需要注意的是,能作为预防性用药的是奥司他韦。不过只有部分人群才需要预防性用药,比如处于流感高发区域的12岁以上儿童、65岁或身患严重慢性疾病抵抗力差的老人或已密切接触流感患者等人群等,所以不必因紧张而预防用药,也无需大量囤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药慌”。
药师友情提醒:若错过最佳服药时间或服药后症状不能缓解病情加重的患者,还是应当尽快到医院就诊治疗。
供图科室(部门):门诊部
供稿科室(部门):门诊部
供稿人:廖旭
审稿人:陈光庆